抗“疫”一线“清运工”
2月18日,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开始接收病人,140名病患(疑似和发热病人)陆续收治院中。
2月20日上午8点,徐炳上班了,开始了他新一天的工作。打扫、清理、消毒,集装箱样式的医疗废物储存间和专用的医护通道里,84消毒水的味道弥漫鼻间。

徐炳是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儿保科医生,今年27岁,此前一直在罗田县胜利镇老家。2月11日,返回黄州的他向医院报到:“领导,我想去一线。”医院安排他在鄂黄高速路口测量来往车辆上人群的体温。
2月19日上午11点左右,科室主任打来电话:“新院区医疗废物垃圾的清理工作,你愿意去干吗?”
“我愿意。”徐炳挂断电话,收拾行囊,奔赴新的工作岗位。
到医院后,徐炳接受了防护培训。三层手术用橡胶手套,一件隔离衣,一件防护服,两层帽子,鞋套,护目镜,内层N95口罩、外层医用口罩,这些就是徐炳的防护装备。

每天上午9点左右,医院各楼层的医护人员会将前一天的医疗废物垃圾、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当天早上的生活垃圾等用垃圾袋装好,集中送到每层楼的污物通道电梯口。
徐炳就开始清理每层楼污物通道电梯口的垃圾。
用84消毒液喷洒垃圾袋外面,放到转运箱,再清理下一层楼。一层楼一层楼地清理垃圾,不到半个小时,徐炳满身都湿透了。
徐炳说,脱一层橡胶手套,就要用酒精进行一次手清洁;摘一个护目镜,再要进行一次手清洁。在全身喷洒酒精消毒的同时,每脱一个防护用品,就要用酒精进行一次手清洁,这个过程操作严格,不容有失。
“防护服穿起来还好些,脱下来的时候特别麻烦,还累。”同为“清运工”的周敏,也是一名儿保科医生,亦是一个嚷着要去防疫一线的人。

1月27日至2月14日,周敏被市指挥部派驻到县市督导。2月15日返回黄州后,他顾不上休息就参与新院区的卫生打扫工作。
2月21日晚上11点左右,周敏接到了院长打来的电话,当询问是否愿意去新院区清理医疗垃圾时,他只有一个字“去”。
2月22日,在进行相关培训后,周敏穿上防护服来到病区与徐炳一起开始工作。2月23日,徐炳和周敏的工作范围扩大了,除4层至11层楼共8层的医疗废物垃圾外,他们还承担了CT室、检验科的打扫,大门门卫处的垃圾清理。周敏说,从来没感觉这么累过,有一次回到酒店后就直接在沙发上睡着了。
新院区和酒店之间都有往返的公交车,每天早上7点20分准时发车,为了坐上这趟车,徐炳和周敏每天6点多钟就起床。而下午,他们总是坐最后一趟车返回酒店。
每天下午2点左右,市隆中环保公司会来新院区拖运医疗废物垃圾,徐炳和周敏都会将转运箱拖到车边,完成交接工作。
徐炳每晚都会和父母视频,告知他们自己平安,状态良好。周敏将孩子送回浠水老家由父母看护,他和妻子同是抗“疫”战线的战友,互相鼓励打气,互道平安,夫妻俩都不敢告诉老人实话。
为医之道,任重而道远,唯以医心证大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