恪尽职守不舍昼夜,殚精竭虑臻于至善
庚子新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武汉,黄冈比邻武汉,集革命老区、山区和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身,人口750万,疫情骇目惊心,黄冈全体众志成城,共抗病疫。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工会主席肖波涛一直坚守在战疫前线,做实做细各项防控工作。

凌晨一点,万物俱静,以往灯火通明的街道也因为疫情暗淡了颜色,一束暗黄的灯光透过窗户幽幽的洒在夜里,屋里,有人正在伏案疾书,他不时停下凝眉苦思,继而擦掉重写,反复构图,如此多次后,方展眉停笔。肖波涛摘掉眼镜,揉搓着脸:终于写完了,明天要早点去医院再看看现场,这次改造一定要做好。
战疫需要,原计划于5月投入使用的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,2月9日市委市政府按照“宁可让病床等人,不可让病人等床”的原则,决定将其被征用为新冠肺炎诊治定点医院,要求五天完成改造,满足投入使用条件。时间紧急,任务艰巨,肖波涛主席加班加点,力争圆满完成工作。

新院区改造工作的最大难点就是院感改造:将一家规划为妇幼医院的院区,改造成符合院感要求的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传染病医院,从设计、施工、验收合格、交付使用只有短短五天时间,这一艰巨任务落到了肖波涛主席身上。据统计,当时全国已有一千七百多名医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感染新冠肺炎,肖主席深知院感改造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医务人员安全。完成三区两通道改造时间紧、任务重、责任大、担子沉,面临三大“死结”:病区在四至十一楼,步行上楼不切实际,无法利用两边步梯;患者电梯、医务人员电梯、污物梯都集中在一个区域,共用通道无法分隔;基础设施不能改变太多,很多墙体不能拆除。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为了解开这三大“死结”,成功改造新院区,肖主席殚精竭虑,一楼到十一楼来回走了几十遍,数易其稿,在布局上充分展开立体思维,在楼层错位、电梯管控、病区分隔上整体筹划,变不可能为可能,一共只开了一道门,没有破坏基础设施,一天一夜就完成了三区两通道改造方案,三天完成施工,第五天完成检查验收。检查验收时湖南援鄂医疗队专家、山东援鄂医疗队专家、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交口称赞,认为医务人员通道、患者通道、污物通道分区设立,三区设置科学合理,完全符合院感要求,可以收治新冠肺炎病人。肖主席激动不已,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
改造期间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,每日工作到凌晨两点,早上六点便上班,妻子要上夜班,三岁的女儿无人照顾,凌晨回家时女儿一个人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。
2月18日新院区投入使用当天收治病人142人。未曾休息,肖主席便又立即带领医疗队进驻病区,投入到抗击新冠第一线。繁忙的工作之余,他不忘关注同事吃穿住行,切实做好大家的后勤保障工作。

为打好防疫攻坚战,肖主席兢兢业业,恪尽职守,舍小家,为大家,是我们的榜样。柳芽咬碎了冬天的包裹,萌动了;麦苗仰起泥染的脑袋,拔节了;竹笋挣脱严寒的束缚,冒尖了;花瓣启开温馨的心窗,绽放了。冬天即将结束,万物终将复苏,我们也必将迎来胜利。